新闻中心

首页 实践真知 正文

田野调查报告:在田野中寻找海原

作者:王耀英

出版社:

出版年:

页数:

索书号:

馆藏数:

浏览次数:--

上架时间:

  • 调查报告

2021年5月29日-——5月30日,西夏学研究院田野调查思政项目组小组由于光建老师、王培培老师、邓文韬老师、刘菲老师带领,前往海原县进行考察。主要考察了海原县红色遗址和宋夏历史遗迹,包括:海原关桥堡会议旧址、贺家堡会议旧址、西安州古城、定戎寨、海原大地震震中、海原博物馆、荡羌寨、祁家堡子、关桥堡古城、盐池城址等。此次考察历时两天,既了解了红军在海原的奋斗史,也考察了关于宋夏城址的演变,既增加了党史知识,又丰富了专业素养,是一次收获满满的行程。

Day1

2021年5月29日早上7点,路线一小组的同学在宁夏大学西门口集合出发去海原。在3个多小时的车程后,我们到达了海原县关桥村。海源文史专家,原县党史办副主任,县文广新局李进兴老师带我们参观了关桥堡会议旧址,参观了关桥村的一些红军遗留的文物,比如红军使用过的大刀、枪套、喇叭等。同时,李老师向我们讲解了海原县关桥村在红军长征途中的历史作用。“关桥堡会议”是在中共党史和军史上召开的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1936年6月为了策应红二、红四方面军北上抗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待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后集中向北发展,占领宁夏,实施“宁夏战役”。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西方野战军(红一方面军)进入海原县境内作战。9月上旬,西方野战军占领关桥堡,总部办公地点设在关桥堡。在此,彭德怀发布了“海打战役”,由于红西方面军第4、第31军未能到达指定的集结位置,海打战役计划没有实施。11月1日,红一、二、四方面军高级将领齐聚关桥堡召开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央命令:第一是正式任命彭德怀为红军前敌总指挥,任弼时为政治委员,刘伯承为参谋长;第二是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对红军进行统一指挥;第三是会议决定实施“关桥堡伏敌计划”,以寻机歼灭尾追的敌先头部队。关桥堡会议解决了红军三大主力统一指挥问题,成为中共党史和红军军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吕姝莹同学代表学生党员讲述了有关红军井的故事。1936年6月,红军西方野战军开展西征战役、进入海原县作战,9月上旬,彭德怀率领西征红军进驻关桥村,9月至11月彭德怀、徐海东、程子华曾在这里居住。西征红军进驻后,挨家挨户宣传党的政策,张贴标语,为老百姓打扫院子,发现村民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乏生活用水。当时关桥堡只有几口井,水量不大,村民用水多是窖里储存的雪水和雨水。为了解决村民用水困难,红军到处寻找水源,终于在一处遗弃多年的老井里挖出了清澈的甘泉,通过修缮,老井成了村里的主要水源,解决了关桥堡里军民的用水难题。红军走后,当地乡亲为了纪念红军的深情厚谊,将这口井命名为“红军井”。

参观完关桥堡会议旧址后,我们到达了关桥堡红军西方野战军司令部遗址。这个遗址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烽火夕照”。位于小镇东侧麻春河畔,据考证烽火台为汉长城遗址,高约8米,底边呈四方形,南北长约15米,东西长约17米。民国时期,烽火台演变成村民抗击土匪入侵的碉堡,抗战时期,烽火台被红军司令部所借用,在这里完成了很多次行动的部署。我们进入到烽火台内部,低仄不平,很难直起腰,难以想象当初的红军司令部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还部署了多次行动并成功实施。

马不停蹄,我们接着就去到了贺家堡会议旧址。贺家堡红色革命遗址,位于海原县关桥乡贺堡村,距县城12公里。遗址原为回族绅士李文举修筑的高墙庄园,面积约6700平方米,堡子四周有5米宽的护城河,堡墙、堡门保存比较完好,堡门上有“文革”时期的标语,堡寨内种植果树。1936年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将台堡会师后,国民党为堵截红军北上,命令国民党第1军胡宗南部、东北军骑兵军何柱国部等部前后围堵红军,29日到31日,红二方面军在总指挥贺龙、政治委员任弼时的率领下,通过曹家洼阻击战、杨明河突围战、红羊坊战斗、西安张湾战斗等,顺利实现突围,于31日抵达贺家堡。并将红二方面军总部设在贺家堡一民用堡子。11月3日,红二方面军总部在贺家堡召开干部会议,红军总司令朱德到会作报告,并传达“关桥堡会议”精神,红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政治委员任弼时分别在会上作了讲话。

参观完贺家堡遗址,李老师带我们来到了农家乐,吃了一碗牛肉粉和花卷后,我们又乘车来到了西安州古城遗址。西安州古城位于宁夏海原县城西约18公里处,背靠天都山,前临锁黄川。历史上称之为“固境之咽喉,甘凉之襟带”。古城建于宋夏交锋时期,早在西夏开国元年(1038年)之前,西夏就在今海原县西安镇政府西1华里处夯土筑墙,建南牟会城。后元昊又大兴土木,在城内建内殿7座,馆舍齐备,极其豪华。行宫建成后,元昊日日与新皇后没移氏宴乐其中。宋元符二年(1099年),宋朝军队占领这里后,对南牟会城进行了扩建,使古城长达千米,每边有19个等距离马面,并建置了西安州。后很快被西夏收复,改称“安州”,并对这里实行有效管辖,开始了新的维修与扩建。明清时曾重修。现存古城遗址经历1920年海原大地震后,北城倾斜严重,今天的西安州城,已是断垣残壁,北城倾塌严重,城墙仅存七八尺的漫坡状土垄,南城现存状况较好,城之四周可见当年的护城壕痕迹。我们在扛旗手梁鑫磊、赵成仁同学的带领下,爬上了古城的东门城墙,古城面积很大,一面的城墙边就已经很长了,因行程时间等原因,我们在半个小时后就要集合,所以也只来得及欣赏一边的城墙。在城墙和耕地中,我们也进行了田野考古,寻找了一些文物的碎片,准备带回学院进行研究断代。

之后,李老师带着我们来到了古城的南城门,观看了古城的增修痕迹。古城本是宋夏时期的产物,明代成化四年(1468年),固原满俊起义被明朝政府围剿镇压之后,在城内增筑隔墙一道,分为南北二城,同时修筑南城,以砖相甃,并在城的四面建有角楼。我们能从断壁中明显的看到城墙有增补的痕迹,宋夏的砖墙和明代的砖墙有明显的区别,但是有一个一直困扰的问题是明代的专是被包围在宋夏之中,按常理来说,明代增补之后应该是在外围留下痕迹,可事实却不是这样。李老师表示他也不是很清楚,这个问题也有待研究。

离开了西安州古城,我们又赶往了海原大地震留下的著名的震柳所在地以及震中所在地。震柳的前身可追溯到明朝弘治年间,约500多年历史。当时共栽种了七株柳树,现在只遗存了五株明代古柳。1920年海原“环球大地震”后,古柳因地表左旋错动而被活生生地撕成两半,树干底部已经中空,呈枯朽、衰败之态,而上部却枝繁叶茂。震柳真实的反映了地震中的一般规律,对地震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堪称研究大地震的活标本。李老师在这里讲述了震柳的故事,向我们传达了“震柳精神”。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不缺少灾难,灾难之中中华民族也从来不缺少一种东西——不屈的精神。震柳以它不屈的精神顽强生存着,直到如今,它是一株柳树,它又不是一株柳树;它身上抽象出来的精神,在它生存的土地里始终蕴含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就像一株株的“震柳”,从灾难中慢慢挺过来。这正与中华民族精神相互辉映。震柳不倒,精神绵长。顽强不屈,民族永续!

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了第一天的最后一站——盐池城址。盐池城址东西长680米,南北宽340米,残高4-6米,基宽12米,开东西二门。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建筑,并赐名“定戎堡”。当地盐湖产硝盐,古城又为边地重要商贸之地。宋、西夏曾先后争夺占据。明朝为甘盐池长城段附属建筑及军事机构驻地,1920年被大地震震毁城墙。

结束了一天的行程,每个同学身心疲惫但却收获满满。我们回到了海原县城住进了海原县宾馆,老师为我们安排了一顿丰富的晚餐,有很多硬菜,每个同学都吃的很尽兴。

Day2

5月30号早上8点,我们吃完早餐集合出发去往海原县博物馆,同时也是海原县非遗文化传承基地。此馆刚刚布展完成还没正式开放,但是由于我们是李老师带领来考察的,所以让我们可以提前感受海原县的历史和风俗。博物馆外观恢弘大气,两侧长廊上刻的是二十四孝故事砖雕。进入博物馆内部,抬眼向上看,是一座四层建筑,每一层展厅展示的都是不同的主题。李老师带领我们先到了四层的海原红色文化展厅。海原属于红色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革命斗争历史,留下了朱德、彭德怀、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红军西征在豫旺、海原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县级回民自治政府——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这是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第一次尝试。海原各族儿女积极支援革命,涌现出数以千计的英雄模范人物。这些珍贵的革命事迹,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历史光芒,是海原人民的精神财富,令人永志。刚进四层展厅,就看到了一幅海原革命文物分布图,于光建老师为我们讲解了这幅图上的部分遗址极其故事。接着就看到了“海原早期革命形势”这幅讲解图,图上标注了海原县的各个乡镇并且用简洁的文字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海原的痕迹行程。博物馆二层和三层是海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和海原民俗文化展厅。海原县地处黄土高原西北部,境内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汇融合处,民俗文化多姿多彩。

展厅中先后展示了海原的泥塑工艺、木雕工艺、砖雕工艺、剪纸艺术、海原回绣、海原泥哇呜制作工艺、花儿流派等民促文化。一层博物馆是海原县历史文化展厅。展厅中展示了李旺城址、撒台城址、马营城址、关桥城址、柳州城址、凤凰台城址等一系列遗址的简介极其考古所得的文物。

接近中午时分,我们一行人来到了荡羌寨(也称作撒台古城)所在地。中间需要穿过苋麻河谷沼泽,路线一小组的同学齐心协力搬石头在沼泽地里开辟了一条道路。众人好不容易越过了沼泽地,这才爬上位于两川交汇处河谷西侧的台地上,考察了宋夏时期的古城——荡羌寨。据乾隆盐茶厅志记载,荡羌寨建于北宋,是防御西夏军队的军营。宋咸平四年(1001年)西夏占据天都地区时所占有。宋元符元年(1098年)天都地区又陷于宋,宋在修筑“临羌寨”时,同时修筑撒台城址,竣工后赐名“荡羌寨”。城址呈长方形,东西长490米,南北宽344米,开北门和南门。在荡羌寨的考察中,我们对荡羌寨遗址中的砖块、瓦片都进行了查看。并且爬上了荡羌寨的城墙,从高处俯瞰这里的地形,易守难攻,怪不得宋夏双方都要争夺此地。明清沿用,民国九年(1920年)在海原大地震时坍塌。

考察完荡羌寨后,我们吃了一碗生汆面,继续我们的行程,来到海原新县城东郊的祁家堡子,这里是红一军团西征时的指挥部遗址。祁家堡子为民国时期当地土豪祁雨仓住宅,分内外堡。1936年5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西方野战军红一军团从陕西延川出发。8月,红一军团占领黑城子的祁家堡子,并将临时指挥部设在了堡内,并在墙上书写“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红军在祁家堡子驻扎了二十多天。在这期间,部队除了进行休整和有时出击附近的敌军外,还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反复、深入地向群众进行谁剥削谁的阶级教育,并书写宣传标语:“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只有苏维埃能够救中国!”“打日本,救中国!”“联红抗日!”“没收地主的房屋土地牛马衣服分给农民!”“不交租,不交粮,打土豪,分田地!”“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给农民!”“红军是人民的军队!”“红军是抗日的先锋军!”“打倒抽丁当兵的马鸿宾!”这些做法很快提高了劳苦群众的政治觉悟,使他们真正认识到红军是人民的子弟兵。

行程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关桥城址,也就是宋代的绥戎堡古城,俗称“凤凰城”,西安州的属堡之一。据《宋史·地理志》西安州条记载:“绥戎堡,管辖秋苇川口堡、秋攫川中路堡、征通谷中路堡、东水泉堡,皆不详建置始末。东至萧关三十里,西至前山堡三十五里,南至临羌寨七十里,北至开也岭界堠五十里。”关桥古城始建于宋,宋夏两国先后据有,因河水冲刷及两国长期战争破坏严重。元符元年(1098年)宋重据后,移地重建,并赐名“绥戎堡”,明清延用,民国时期因地震坍塌。

从关桥城址下来后,我们就开始了回程的路程。回程路漫漫,还遭遇堵车,但我望着窗外的夕阳,回想这两天的行程,真切的感受到了红军精神,明白了红军的不易和坚定。作为学生党员,我们更要坚定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始终不忘初心,奋勇前进,将革命精神传承发扬,为党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尽微薄之力。


               (本文作者为2020级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王耀英 导师 尤桦讲师)

。。

联系我们

学院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文萃北街217号

联系电话:(0951)2061045    邮政编码:750021

Copyright © 2012-2060 宁夏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宁夏大学民族学与文化旅游产业研究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