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办“南北民族史研究的对话工作坊”
2019年6月29日-30日,由宁夏大学民族学与文化旅游产业研究院、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主办的“南北民族史研究的对话”工作坊在宁夏大学怀远校区成功召开。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兰州大学、吉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宁夏大学等15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2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宁夏大学,分享中国少数民族史最新研究成果。
本会议旨在为南方民族史研究者与北方民族史研究者提供一个沟通的平台,打破南北方民族研究的藩篱,使各地学者跳出自身研究的地域局限,分享民族史学研究中的心得体会,交流研究方法。
工作坊开幕式由宁夏大学民族学与文化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杜建录主持,原宁夏政协副主席、原宁夏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陈育宁教授致辞。与会者共提交论文17篇,涉及北魏、辽、金、西夏等北方民族政权以及俍兵、苗军、土司制度、茶马贸易以及其他民族史热点问题。与会专家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对以上议题展开了深度的交流研讨。
2018年12月,宁夏大学为紧抓“部区合建”的历史机遇,以自治区重大需求为导向,加强民族学学科群的建设,成立了民族学与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南北民族史研究的对话”是宁夏大学民族学与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继“民族文学史料整理研究”之后举办的第二次工作坊。此后宁夏大学还将继续举办民族学相关学科的工作坊,以开阔宁夏大学民族学学科群的研究视野,培养民族学人才。
二、举办“档案、碑石与出土文献——基于新见史料的中国民族史研究”
2020年7月25日,由中国民族史学会、宁夏大学民族学与文化旅游产业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第五届“边疆·民族·历史”青年学者论坛在宁夏大学民族学与文化旅游产业研究院成功召开。本届青年论坛的主题为“档案、碑石与出土文献——基于新见史料的中国民族史研究”,会议在线上与线下同步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博物馆、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中山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内蒙古大学、宁夏大学等29所高校与科研院所的40余位专家学者将在线上“云端”展开讨论,分享中国民族史最新研究成果。
会议开幕式由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副教授邓文韬主持,中国民族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刘正寅教授与宁夏大学民族学与文化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杜建录教授先后为本次会议致辞。刘正寅教授简要介绍了“边疆·民族·历史”青年学者论坛的旨趣,感谢了会务组的筹备工作,并代表民族史学会表达了希望继续与宁夏大学民族学学科深化合作的意向。杜建录教授介绍了宁夏大学民族学学科的发展情况,对中国民族史学会对宁夏大学的肯定表示感谢,并诚邀各位参会专家在疫情平定后来到宁夏大学作线下学术交流。
与会青年学者共提交学术论文11篇,其研究对象时代涵盖秦汉到清代,涉及匈奴、俚、僚、粟特、党项、契丹、瑶等古代少数民族与后赵、吐蕃、西夏、元朝、清朝等少数民族政权,关注的问题则包括历史上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族群名称、先世构建与文化认同等热点命题。与会专家围绕上述议题对11篇学术论文进行深度研讨和点评,为中国民族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与视角。论文报告完成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鸿宾教授受邀为本次会议做大会总结,并对与会者提交的所有论文提出了细致入微的修改意见。
2018年12月,宁夏大学为紧抓“部区合建”的历史机遇,以自治区重大需求为导向,加强民族学学科群的建设,成立了民族学与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2019年,民族学与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先后举办了“民族文学史料整理研究”、“南北民族史研究的对话”与“辽宋夏金时期的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域文化研讨会”等三次工作坊。此后宁夏大学还将继续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民族学相关专业的会议与工作坊,继续为广大专家学者搭建起交流学习的平台,加强我校民族学学科群与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和联系。
三、举办首届“民族学贺兰山论坛”
人民网银川10月15日电(宽容)10月14日,由宁夏大学、厦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首届民族学贺兰山论坛”在宁夏大学开幕,150多名专家学者和部分师生代表参加了开幕式。
宁夏大学校长何建国在致辞中指出:民族学贺兰山论坛是在部省(区)合建、对口支持宁夏大学民族学学科群建设背景下召开的,今后将定期举办。宁夏大学有信心把民族学贺兰山论坛建设成为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和学术品牌。
据悉,民族学贺兰山论坛是部省(区)合建宁夏大学民族学学科群重要学术交流平台,也是宁夏大学和厦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对口合作的学术品牌,论坛的成功召开为学校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
中国民族学学会会长王延中表示,论坛标志着宁夏大学民族学学科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标志着中国民族学学界全国性学术交流拥有了一个新的平台。
本届论坛收到论文130多篇,来自6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5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贺兰山下,就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中华民族文化与历史文献、“一带一路”与东西方文化交流、七十年来中国民族学研究成就,以及新时期如何发挥中国民族学优势,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
四、举办第二届民族学贺兰山论坛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学术研讨会
7月4日至5日,由宁夏大学、厦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二届民族学贺兰山论坛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宁夏大学召开。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宁夏大学等3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实践和历史脉络展开了深入讨论。
2019年以来,在部区合建机制下,厦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与宁夏大学签署协议,对口支持宁夏大学民族学学科群建设。在三校协同创新机制下,宁夏大学先后获批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宁夏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产业研发协同创新中心。7月4日的论坛开幕式上,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产业研发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揭牌。
本届论坛共收到论文85篇,主要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和形成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方法下的具体研究。陈育宁、王延中、石硕、崔明德等专家学者从中国历史大视野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与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做了精彩的主题报告。
宁夏大学校长何建国在致辞时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民族学学科建设发展也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我们将进一步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推进新时代民族研究工作,推动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等深深扎根各族群众心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近年来,在教育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宁夏大学部区合建民族学学科群建设迈入了发展快车道。特别是去年12月获批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后,宁夏大学整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学、历史学等学科资源,成立了校设实体性研究机构—宁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
据宁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西夏学研究院(民族学与文化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杜建录介绍,该研究院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研究、历史上各民族共创共享共传中华文明研究、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和民族团结进步智库研究等,聚焦“怎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怎样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通过承担重大重点项目、教学改革、课程思政、田野调查思政、党史学习教育宣讲、丝路宁夏文创研发、举办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等多种途径,全方位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研究。
五、举办“考古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工作坊
2022年9月25日由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宁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以及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举办的第二届“考古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工作坊”以线上会议的形式顺利召开。
本届工作坊共收到论文共计11篇。开幕式由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陈雪飞博士后主持,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院长杜建录教授致欢迎辞。随后来自故宫博物院、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安阳师范学院、复旦大学、武威市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新乡市文物考古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单位专家,围绕商代聚落文化,汉晋墓葬凿井及其出土陶俑、金银器,唐代祆教图像,宋元仿木结构砖室墓与碑石刻,西夏藏传佛教造像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研讨。
经过一天的研讨,与会学者确认中国古代中原与周边地区存在着形式多元化,且持续不间断的文化交流,这种文化交流不仅体现于钟鼎、碑刻、金银器、造像和图像等器物上,更体现于历史上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思想文化之中,这种对于同一种文化的主观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得以凝聚和发展的动力之源。
未来宁夏大学还将继续举办考古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工作坊,以开阔宁夏大学人文社科研究者的视野,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培养更多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