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旗帜鲜明地讲马克思主义史学。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各种思潮和方法逐渐传入我国,与国际“接轨”成为一种“时尚”。宁夏大学中国民族史和中国古代史学位点在陈育宁、杜建录等专家的带领下,始终把马克思主义民族史学理论作为主干课程,旗帜鲜明地讲马克思主义,讲中华民族凝聚力,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讲中华民族共同体,讲西夏文明是中华文明,而不是俄罗斯和西方学者所谓的“中亚文明”。
二、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学团队。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课程思政教学,不是贴“标签”,不是完“任务”,更不是“噱头”,而是授课老师从学理上深层次的融入。为此,学院(研究 院)多年来着力打造政治业务双过硬的教学团队。一是科研水平高,课程组成员人人都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有的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社科重大、重点和一般项目;二是教学水平高,通过教改项目、课程研讨、听课说课等方式,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专业课教学。从该团队荣获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国家级课程思政课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来看,这支团队是过硬的。
三、建立课堂教学、讲座论坛、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立足专职教师课堂教学,引入高水平名师学术讲座,同时结合学科特点,开展“田野 调查”。使学生在各种教学过程中,从不同层面理解中国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创共享共传的。学生在循循善诱、春风化雨般的教学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浸润到心田里。
四、建立大型数字资料库。
包括中国金石库、中华经典古籍库、中华典籍数据库、中华石刻数据库、中国方志库、四库数据库、红色历史文献数据库、中国历史人物传记资源数据库、边疆历史地理数据库、中国历代馆藏 画数字资源库、历代书画文集全文库、西夏文献文物数据库、宁夏黄河文化数据库、宁夏非遗数据库、宁夏岩画数据库等40多个数据库,既支撑高水平科研,又支撑高水平教学。
五、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在国家民委和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宣传部、教育厅的支持下,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体意识研究基地、宣传教育基地、人才培养基地,承担全区教育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任务和统战部门的培训任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由研究生、大学生延伸到社会。